Researcher & Artist

先说结论:我还活着,这篇是近期总结性的废文。忙到根本没有时间在这边输出内容,Ulysses 里存了将近一万字的报告类草稿没有完成,等到寒假再慢慢补上吧。题图是学校的风雨走廊,觉得校区里还是很美的。

Researcher

在国内做设计一直被教导要使用,要经世致用,UX 是科学不是艺术,UI 不要当海报画。

确实如此,选了几门「老本行」的课程混个学分,也好看看这边大学到底是怎么教相关课程的。相对于国内设计师冲破头皮想被 BAT 圈养外,鬼岛优秀的设计师都往独立 UX 工作室、研究院挤,银行、航空之类的传统服务业都在找研究院外包;然而就现实来看,台湾的资本规模还是起不来,相关产业也没有自然形成的垄断,新经济模式和文化开始被左岸逆向输出,Researcher 在台湾总是觉得不好混。很想在这边做一下用研,但是课程上的安排总是没什么机会。

Artist

来工专念书确确实实是「踏破舒适圈」的过程。

不过 Artist 思维也算是在慢慢调整与适应,起码算是踏踏实实地上了点课,学到了些蛮实用的奇技淫巧。台湾的同学从高职开始就在苦练基本功,本来在国内还学有余力,吹吹小牛的自己一过来就「泯然众人矣」,而且直接进入大三的实作类课程,时间被大段压缩,偏头痛、皮肤病接连复发,确实肝快要报废。艺术是灵感的游戏,「勤能补拙」只能补基本功却补不了 Artist 的思维,只能希望自己能多开窍吧。

文创算是一块金字招牌,专题设计的带队老师也都是 Artist 类型的「大刀」(大刀意为要求严格的老师)。提了几个 Projects 都说要用创意来思考问题,然而自己的习惯都是严谨、条理、逻辑,反而碰到这几位大刀老师要逼着自己走创意、发想、神驰的风格,感觉在逼着自己做一些违反法律的事情才能获取灵感。

专题的 Team Leader,也算是在工专第一位熟识的台湾人我有相同的心绪和背景。「同胞」们有能力的也有,但不巧的是与我一组的都是废物。自以为是、不求上进不甚枚举,和台湾同学一起和他们摊牌倒是变成了一条船上的蚂蚱。中国学生利用作品表现(表达)对社会议题的探讨已经表现出了近乎应激反应似的恐惧与逃避,无奈又可叹。

Services

相对于标榜所谓「艰苦朴素」云云来说,工专校区内的生活机能、学习环境的维护不知道比它们方便了多少。不知道某些人是不是就是喜欢找学生的不痛快呢?令人遐想。这次反倒是对台北都心的公共交通有了更深的体会,从模式到服务,就算是某些人喜欢标榜的硬件设备来看,台北还是让人安心舒心。

大概就这样吧,回去还有鱼翅的 TPE-HKG A350 Premium Economy 可以试一试,忙到自己越来越不像交通迷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